「EMBA如何寫出一篇好的實務性論文?」研討會圓滿落幕
公關事務暨校友服務處 / 李桂媚
有效日期:2021/03/11 ~ 2033/12/31
中央社 報導
報導日期:2021/03/11
【中央社 報導】
有鑑於2018年教育部為因應各大學專業學院教育之特性,於學位授予法增列「碩士班屬專業實務者,其學生碩士論文得以『專業實務報告』代替」的規定;並於臺教高(二)字第1080110022B號令「各類學位名稱訂定程序授予要件及代替碩士博士論文認定準則」第十條第4項中規範,替代碩士論文之專業實務報告應包括:「專業實務成果理念與個案描述、學理基礎、方法技巧詮釋及分析、成果貢獻及其他衍生性成就」。
為了讓實務性論文指導教授在指導「以專業實務報告代替碩士論文」的學生時有所依循、協助各大學提高商管碩士學位的公信力,管科會ACCBE認證組織於去(2020)年底邀請多位在管理教育界兼具深厚學術根底及豐富實務經驗的學者專家,共同討論研擬出可符合碩士論文水準的「『專業實務報告』格式」於此次研討會中發表公告(詳情請參閱評鑑雙月刊第90期:https://www.heeact.edu.tw/1151/1165/43078/43084/44851/45152/),同時亦邀請幾位具代表性學校的EMBA執行長,針對目前使用的碩士論文格式及要求現況進行分享。
臺灣大學湯明哲前副校長及中山大學EMBA林豪傑執行長,不約而同都以3W作為開場:湯校長的三個W是What’s new?(發現企業中新的問題)、Why?(是否有理論可解釋?)、So what ?(預測企業會怎麼做並得到takeaway);林執行長的三個W則是What?(研究問題是什麼?)、What’s new?(有何創新性?)、So what?(研究結果有什麼意義?)。兩位老師的3W雖然有些微的不同,但其實都是從發現問題為出發點,並透過推理找出適合的理論來解釋現象。湯校長也提到,企業面臨的問題因有多方顧慮,往往也不易取得真實資料,讓企業間「交換訊息」反而成為臺灣EMBA最重要的價值所在。林執行長則分享了中山大學EMBA對於指導學生論文寫作的挑戰與應對之策,可以看出學校在輔導EMBA學生撰寫論文上花了不少心力,相當值得借鏡。大葉大學作為私校代表,EMBA王正慧主任也分享了私立大學在招生與指導EMBA學生的問題與困境;指導教授們為了避免學生的學位受到質疑,比國立學校更加戰戰兢兢,以高標準來要求學生的論文品質,為了避免爭議目前也沒有訂定專業實務技術報告機制,實務問題、個案研究等皆以論文方式撰寫。王主任也坦言,學校周圍因傳統產業居多,要發現What’s new?確實較難,大部份教師多引導學生進行量化研究,以確保論文的學術性。
研討會的第二場次,由管科會ACCBE認證組織蔡渭水副執行長與高雄科大行流系謝致慧副教授為大家介紹、經多位管理學界及業界先進共同討論研擬出的「替代碩士論文之『專業實務報告格式』結果報告」。首先由蔡老師畫龍點睛,說明管科會發展此格式之背景與目的,再由謝老師針對「基本格式」、「衍生架構A」及「衍生架構B」分別引用個案詳細說明。謝老師表示,一般學生在寫碩士論文時,往往需要花很多心力在「尋找文獻的缺口」,現在透過管科會「『專業實務報告』格式」的確立,各式實務性的文獻都能合理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專業實務報告」的實用性,其實也間接降低了「寫論文」的難度。
ACCBE認證組織周逸衡執行長也補充說明,發展這個「替代碩士論文之『專業實務報告格式』」是為了讓學生在解決與面對企業實務問題時都能據之以「理」,除了「基本格式」明確的以「『新』的待決問題作為對象」,另有「衍生架構A」讓學生探討已經發生的案例,透過推理過程分析出其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因素;也有相對較難的「衍生架構B」,讓學生可以藉由實際個案來推理與分析不同的解決方案及其預期成果,達成管理教育訓練學生系統性思考與決策的目的。周執行長也提到,「替代碩士論文之『專業實務報告』」不一定要有假設,案例的完整度也不是關鍵,但是解決問題找尋方案的推理過程絕對不能少;讓學生學習如何「言之有據,據之以理」,才是這個報告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最大貢獻。
聯絡資訊
聯絡人:李桂媚
eMail:qm@mail.dyu.edu.tw
連絡電話:(04) 8511888 轉 1029
SHARE THIS
點閱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