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奶奶包尿布易感染 女大生研發科技化尿布獲大獎

公關事務暨校友服務處 / 李桂媚
有效日期:2018/05/30 ~ 2023/12/31
聯合報 報導
報導日期:2018/05/30
【聯合報 / 記者何炯榮 / 即時報導】 「念高中時,奶奶因嚴重糖尿病截肢住院,我到醫院照顧她,發現行動不便的人長期住院容易產生尿布疹,我一直思考如何改善。」大葉大學大四女生劉桂萍今天說,在老師和學長的協助下,她花一年多時間把想法變成實體,能夠申請專利,再挑戰巴黎國際雷平發明展,獲得銅獎,是送給自己的最好畢業禮物。 劉桂萍還沒畢業就擁有發明家的頭銜,她住新北市,高中念金歐女中,出於一片孝心決定選讀醫療器材設計與材料學士學位學程。她說,腦海裡一直浮現這個概念,因而大一開始發想,大二時有了產品雛形「褥瘡了沒」,參加輕金屬創新應用競賽,在「材料替代,輕鬆生活組」得到第一名,讓她更有信心投入研發。 大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弘彬說,劉桂萍獲得材料碩士生陳琨霖的技術技導,結合「水起電生」的原理與無線傳輸,研發「運用水電池之尿布」,簡化金屬燃料電池架構,以人體的尿液作為電解液來產生電能,當尿布感應到一定程度的潮濕,就會透過wifi自動發訊提醒看護人員更換尿布。 這項獨步全球的發明已取得專利,先後獲得輕金屬創新應用競賽第一名、台北國際發明展最高榮譽鉑金獎、香港創新科技國際發明展銀獎。四月底,劉桂萍帶著她的發明作品到巴黎參加國際雷平發明展,在三十多個國家的競爭下獲得銅獎。 「我用英文在規定的5分鐘內解說發明作品,透過翻譯讓評審了解,評審肯定我的發明非常實用,建議能與更多的國家討論,量產上市造福行動不便的人。」劉桂萍說,在發明展中有廠商主動表明若能量產,願意總代理在歐洲各國銷售這項科技化的尿布。 劉桂萍說,第一代作品的金屬燃料電池感應器,像一只小盒子,因貼在尿布上,體積再小仍會讓穿尿布的人有卡卡的不舒服感,她主動找陳琨霖提供如何選用適當的材料,花一年多時間,終於研發出像紙張厚度的感應器,能完全與尿布融為一體,穿上尿布完全感覺不到。 她曾帶著作品找合作廠商,因手工製作,感應器成本需要10元,而尿布1片的售價在2、30元間,廠商認為再增加10元成本,消費者是無法接受。劉桂萍說,她再找陳琨霖和老師一起討論,如今成本在1元以下,終於取得專利,如今在國際發明展再獲獎,有多家廠商表明願意合作量產。 李弘彬說,市面上有遇到尿液會變色的尿布,方便新手父母更換,但檢查年長者或久臥病床患者,並不像檢視幼兒這樣容易,劉桂萍的「運用水電池之尿布」發明作品,利用用聲音搭配手機APP提醒需要更換尿布了,讓看護人員更方便掌握情況,減少發失尿布疹,讓高齡者的生活更舒適。

聯絡資訊

聯絡人:李桂媚
eMail:qm@mail.dyu.edu.tw
連絡電話:(04) 8511888 轉 1029

SHARE THIS

點閱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