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沉香要價上萬! 大葉大學成功復育「植物界鑽石」

公關事務暨校友服務處 / 李桂媚
有效日期:2015/11/23 ~ 2020/12/31
ETtoday 報導
報導日期:2015/11/23
【ETtoday / 生活中心 / 彰化報導】 兼具香料及藥材功效的沉香木,因不肖商人的濫伐,慘遭瀕臨絕種的命運,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講座教授何偉真從國外引進並成功復育,研究成果受到國際團隊的肯定。 何教授接受《東森新聞雲》記者訪問表示,自然界的沉香樹只有極少數個體會產生沉香樹脂,過去為了採伐珍稀沉香木,大量砍伐天然林,造成沉香樹瀕臨絕種。他解釋說,沉香木植物樹心部位當受到外傷或真菌感染刺激後,會大量分泌帶有濃郁香味的樹脂,形成了所謂「結香」效果,除了是珍貴香料也是傳統藥材,市場上一克頂級沉香甚至能賣至上萬元,因此又有「植物界鑽石」、「水中寶石」等稱號,但也因此引起大量砍伐,於1994年被CITES列為保護類植物。 何教授表示,近20年來,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模擬天然狀況,讓沉香樹在3到10年間就能利用人為刺激普遍結香,同時具有高經濟價值;他的研究團隊是於6年前開始接觸,目前已成功種植了1000株的沉香樹,數量是全台校園園區內最多的,團隊正在研發更簡易有效的結香方法,期能促進台灣沉香產業發展;日前「世界沉香復育促進會」甚至有來自印尼、印度、緬甸、越南、中國等地的代表,特地來台參訪大葉沉香園,觀摩台灣團隊的傑出成果。 來自印尼的哈利博士(Harry Wiriadinata)指出,印尼一整年都屬於熱的季節,但台灣有四季,生長條件並不是那麼適合沉香,因此他們很好奇這裡的沉香種植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此行造訪大葉大學,讓他看到台灣對於沉香研究的投入與進步。 來自印度的維諾德博士(Vinod Ranjan)則表示,世界各地的沉香都是野生為主,但因市場需求大,大量砍伐導致沉香瀕臨絕種,近年印度也開始人工種植,台灣的人工復育成果很好,值得他們學習。

聯絡資訊

聯絡人:李桂媚
eMail:qm@mail.dyu.edu.tw
連絡電話:1029

SHARE THIS

點閱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