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使用西藥產抗藥性 大葉大學中醫針炙術改善副作用

公關事務暨校友服務處 / 李桂媚
有效日期:2013/07/16 ~ 2020/12/31
台灣好新聞報 報導
報導日期:2013/07/16
【台灣好新聞報 / 記者張文熹 / 彰化報導】 當西藥遇上針炙,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系主任張世良,有感於長期使用西藥會產生抗藥性,17年前開始思考如何用中醫的針炙術來改善西藥的副作用,近來終於獲得成果,研發出結合針炙和西藥的針藥並用的療法,透過針炙提高藥物效果,進而達到減少西藥的使用量及副作用,這套療法已在國際發表。 張世良表示,他目前有三類研究成果,第一個是學齡兒童的假性近視,搭配耳穴刺激可以降低阿托品眼藥水一半的使用劑量。根據資料統計,目前小學一年級孩童,每五個就有一個近視,小學六年級學童,每十個就有五到六個近視,透過耳穴針灸,除了減少眼藥水用量,也可達到保健的作用。 第二個是針灸對血糖的調控,手術使用的氣體麻醉劑,會讓人血糖升高,若是原本血糖就高的糖尿病患者開刀血糖更難掌控,以電刺激穴位,可讓血糖趨於穩定,增加氣體麻醉的安全性。第三個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可在中脘穴、足三里及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電針,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強胰島素增敏劑的效果。台灣糖尿病病人一年消耗健保資源500億以上,輕微的糖尿病患者期實可以運用「針藥併用」來治療,避免健保資源的浪費。 張世良指出,過去的針灸研究都只限於針灸本身,很少做到臨床試驗或是論及針灸的其他可能。針灸是物理刺激,副作用少,針藥併用比單純使用西藥來得好,並且能減少西藥抗藥性的問題,他樂於分享他的研究成果給其他中醫師,希望能提供病患更好的照顧。 現在很多大型醫院都有設立中醫門診,未來其實中西醫有很多交流的機會,而「針藥併用」就是中西醫合作的一大方向。今年六月他應邀到歐洲的研討會發表「針藥併用」相關研究論文,與會學者一方面訝異針灸可以做到臨床試驗,一方面也肯定這個中西合璧技術的可行性。 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強調,張世良主任致力於探討針灸和西藥交互作用,是台灣第一個有系統地研究「針藥併用」,並完成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的。相關研究成果除了陸續在國內外研討會發表,也受到 《替代療法醫學雜誌》、《歐洲麻醉學雜誌》、《實證替代醫學雜誌》等國際重量級期刊肯定。有了張世良主任的研究成果,未來中醫師使用針灸都將更有科學依據。

SHARE THIS

點閱次數